2)第十四章 进阶(三十九)_天纵莫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莫敌也没有脱,他太过精瘦,穿着军装,还不显得,一旦脱下,便原型毕露。

  梁无涯的办公室在旁边不远,干脆过去换了件府绸的上衣,还顺便拿过来一包风干玉米,装了两碗,算是添了个菜。这种风干玉米是典型的桂南特色,把老玉米煮透,再晒干,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,食用时,用油一炸,外焦里酥,香脆可口。梁无涯是修道之人,讲究吃素,这种素玉米,是他们的最爱,可以当消口,也可以当主食。

  很明显,萧兆鹏对这种食品十分认可,第一夹,筷子便直伸了过去,嘴里还不忘叹息道:“这种玉米,我们龙州老家也有,出来年头长了,少有吃到,今天可以寻回乡土记忆了,有此佳酿,有此佳肴,不虚此次桂林之行。”

  “既然如此,便可先饮此杯。”徐启明是主人,率先举起了面前的酒碗。

  看着足有四两上下的酒碗,陈济恒连忙补充道:“干杯就免了,各自随意吧。”

  “随意也行。”无处不在的梁寿笙说:“若有一人饮胜,其他人也不能养鱼。”

  莫敌知道这家伙说的意思,自己喝自己酒碗里的酒,多少随意,深浅不论,快慢自知,只是有一点要求,席中有一人把碗中的酒喝完了,其他人也要随之喝完。这样的话,开始喝得慢的,后面那一口酒就大,开始喝得快的,后面那一口相对就少了许多。莫敌不能大口喝酒,只能笨鸟先飞,第一口,便把酒碗喝了下去不少。梁中渡的三花酒果然不错,莫敌喝过安泰源的老三花,是安泰源的老东家贡献出来的陈年老货,据说在普陀山的山洞里存放已达十年之久,似乎也不如面前这碗。

  据说,人类还不知酿酒之前,漓江两岸的猿猴便采摘花果酿出了“猿酒”,由此可知,漓江算是酒的发源地之一。桂林自古便瑞露、桂花酒等名酒,瑞露更是有宋一朝的贡酒。唐人宋之问诗云:“始安繁华旧习俗,帐饮倾城沸江曲。”始安郡,桂林在汉代的古称。宋代诗人吕源有诗句:“倚江景物似钱塘,况有万物新醅香”,描述了漓江两岸千家万户酿酒喝的盛况。宋代周去非在《岭外代答》书中记载:广右无酒禁,道旁沽白酒,在静江尤盛,十四钱买一大白……

  桂林的酿酒作坊把经过三次蒸馏而成的白酒叫三熬酒,三熬酒也称为三花酒。所谓的三花,是酒师用酒花来测酒的度数。酒花是倒酒时的泡沫,有大花、中花、细花之分,以细花为上乘,三花即为细花。桂林城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80多家,酿造出来的酒从漓江水路销往梧州、广州、港澳和东南亚各地。

  桂林最有名的是酒厂是安泰源,只是梁中渡这些酒却不是安泰源的产品。据梁中渡介绍,这些酒来自东镇路口的万祥糟坊,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eimei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