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二章 战余(六十)_天纵莫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抛射器,让中国军队防不胜防。中国军队在防御作战中经常受到日军掷弹筒的猛烈攻击,却无有效的还击手段。民国二十七年,兵工署命令已迁往重庆的陕西第一兵工厂筹备处,在日式大正十年掷弹筒的基础上研制同类武器,已达到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”的目的。以江元方为主的研究人员夜以继日,多方攻关,终于试制出一种以大正十年式为基础,在工艺和个别结构上予以改良的新式掷弹简,经试射,效果较日式为优,特射程比日式稍远,定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掷弹筒。第一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,迅速列装部队。

  掷弹筒手,是步兵中的精华,刻苦的训练可以让他们达到弹无虚发的程度,特别是对固定目标的发射,虽然不能达到百步穿杨,但是八九不离十基本能达到。

  第一组的十二颗炮弹例无虚发,准确的落在围墙后方,顿时把集中射击瞭望刁斗的建国军一扫而空。瞭望刁斗上的梁宜生看得分明,大声赞扬,传令兵也一字不漏的把赞扬传到掷弹筒阵地,让掷弹筒手们兴奋不已。

  刚打掉围墙后的建国军,梁宜生的命令又到了,第二组,方向十点半,距离一百二十米,范围五米直径,发射。

  十二颗炮弹几乎同时落在老绿营中食堂前,一伙聚集在食堂前休整的建国军顿时遭到灭顶。

  接下来的时间是兔窜狐奔,老绿营里的建国军遭到极为精确的打击,只要聚堆的人数超过五个,必定会引来十二颗炮弹,无一例外。刁斗之下无盲区,老绿营里无死角。建国军士兵大叫着,要长官给一条性命,哀嚎着不想这样就死,哭叫声,求饶声,呼天呛地声,不绝于耳,已经压过了掷弹筒炮弹的爆炸声。

  这时,一个军官从军营里冲了出来,一边跑向西门,一边大叫,还把一件白色的汗衫在头上顶了起来。听到军官的大叫,老绿营里还能动的士兵都行动起来,扔掉手里的枪,解下身上的武装带,高举着双手,走向西门。建国军士兵们的各种声音渐渐的汇成有节奏的两个字:投降,投降。梁宜生告诉身下的传令兵,汽车开走,掷弹筒离开,让一个连的弟兄过来,接受投降。

  西门打开了,在一件白汗衫的引领下,庐江守备团一营投降,老绿营的枪炮声告一段落。

  仅仅半个小时,拿下老绿营,自身伤七人,无伤亡,俘虏人数一百七十一人,余者非死即伤。消息传到冶父山,138师一片欢腾,李本一顿时轻松了许多,看着莫敌的眼光也从之前的亲近变为钦佩,自己的这位小兄弟,还真能做到知人善任,起用一个梁宜生,立即达到作战目的。

  龚庆元乐不可支,旗开得胜,很好的兆头,笑吟吟的对莫敌说:“看来梁宜生还真是天纵你的入室弟子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eimei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