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章 血火(五)_天纵莫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路,把华北和华东连为一体成了当务之急,置大本营的指令于不顾,以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,决定南北夹攻,尽快打通津浦路。华中方面军在攻占南京之后,不仅没有收缩在长江南岸,而是在1937年12月和1938年元月,占领了滁县、来安、六合、全椒及扬州等地,并企图以两个师团的兵力沿津浦路北进,以配合华北日军在山东的作战。

  1938年元月,作为日军华中方面军的急先锋,荻洲立兵十三师团在占领涂州后,开始沿津浦路向淮河沿线进攻。第13师团部署三路大军,第26旅团长沼田德重率步兵4个大队、配属山炮2个大队,为东路,从明光渡池河,沿津浦路向蚌埠进攻;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自率主力为中路,从滁县出发,在池河镇渡池河,由总铺、凤阳向蚌埠进攻;第65联队长两角业作率步兵3个大队、配属山炮1个大队,为西路,从全椒出发,在大桥镇附近渡池河,经定远、西三十里店、年家岗,迂回至高塘湖北端之上窑地区,掩护并准备策应东路军、中路军的作战。

  在津浦线南,十三师团遇到了桂系刘士毅新编三十一军苏祖馨135师的逐次抵抗,作为桂系的头号智囊,刘士毅表现了强大的战力,他采取了多种游击手段与北进的日军周旋,旨在拉住日军的进攻步伐,以自己的牺牲为友军赢得时间。在滞凝了日军半个月后,终于在池河边的明光,刘士毅被迫与日军展开了血拼,刘士毅的战力在池河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,一条池河在他的手下仿佛有了灵性,进可为攻,退可为守,虽然手里只有一个135师,却跟十三师团在这里纠缠了四天四夜,让荻洲立兵大跌眼镜。

  然而,长时间的游击作战,再加上明光的激战,31军的损失也相当严重,因此才命令韦云淞率领173、174师星夜驰援补充。1938年2月3日,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,向定远、凤阳以西撤退,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、蚌埠。

  日军对31军可谓恨之入骨,决定由西路第65联队长两角业作尾随而去,不把31军打掉不罢休,刚接近定西,却发现韦云淞率领173、174师抵达定西,31军实力大增。两角业作大佐立即将新情况上报荻洲立兵中将,日军第13师团深知桂系的军队难缠,更何况又增加了新力军,只能放弃了对31军的追击,集中全部主力,让两角业作大佐的西路军撤回,作为在蚌埠、临淮关强渡淮河,向北岸发起进攻的预备军。

  由于明光的刘士毅在淮河以南成功的滞留了日军,让驻守在淮河北岸的于学忠第51军有了准备的时间,不仅从容炸掉了淮河大桥,还让51军113师能够及时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eimei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