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一章 野补(二十二)_天纵莫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任广西测量局学生队队长。大量的测绘工作,养成了他对地形地势有效掌握的直觉。然而,他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,就是他的军衔一直没有晋升升,当了三年参谋长,仍然是个上校。在下面的团长都是上校军衔的情况下,很多时候他只能与团长们商量而不是命令。

  在斑竹园召开的前敌作战会议上,这个问题,又一次充分的体现出军衔的权威,再一次说明军队里军衔的重要性。虽然是一师参座,但是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军衔上都不能压过四位团长一头,说话就失去了权威性。更重要的是这位马参谋长一直在师长副师长的光辉下生活,更多的工作是为主官出谋划策,拾遗补缺,并没有以主官的身份主持过一次完整的战役,因此,一旦成为主官,就显得力不从心,在战略上体现出整体性结构不严谨,在战术上就显得瞻前顾后,首鼠两端。

  514团上校团长廖翰国在大洪山跟着颜僧武过足了零打碎敲的瘾,一个平时不敢与日军放对的团,在莫敌的调配下,左一下右一下,竟然把日军调得首尾难顾,乖乖落袋,只有被打的份,没有还手之力。这一次,他还想这么玩。廖翰国首先提出,沿线骚扰,拉出日军小部队,逐个歼灭。

  516团上校团长黄治国则认为,在长岭关居关而守,依靠地利,可获得全胜。515团上校团长李皎不赞成黄治国的方案,他指出,从三野畈到斑竹园有两条路,一条过长岭关,一条过滕家堡,我们在长岭关埋伏,结果人家不来,从后面过来了,我们岂不是白玩。黄治国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
  最后还是野战补充团上校团长卢明出了个主意,先派出师部侦察营,到圣人堂一带确认,如果日军走左路,我们就在长岭关埋伏,如果走右路,我们就兵出滕家堡。

  廖翰国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,提出可以作为前部,在沿途骚扰敌人,削弱敌人,别让他们走得如此顺利。至于设伏,可以一个团在长岭关,另一个团在滕家堡,野补团机动,日军走哪边有往哪边集结。

  马拔萃在地图上看了又看,用尺子量了又量,同意了这几个臭裨将凑出来的方案。由516团守长岭关,515团守滕家堡,野补团作机动,414团则沿途骚扰。侦察连火速出发,了解日军行进情况。

  机要室把作战方案电传立煌,交师长程树芬批准。

  程树芬看了看电报,觉得虽然平庸,却也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,认为可行,这位黄冈将军,这几天颇为得意,坐在副军长的椅子上,就不愿意起身。进入抗战第一天,就是172师中将师长,当时一起做师长的,170师师长徐启明已经是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,171师杨俊昌就不说了,173师师长贺维珍升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eimei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